在生物發酵過程中,pH值是影響微生物生長、代謝產物合成和工藝穩定性的關鍵參數之一。發酵過程pH電極作為實時監測pH的核心傳感器,其測量精度與響應速度直接關系到發酵過程的控制效果。然而,發酵環境復雜(高溫、高壓、高黏度、含蛋白和細胞碎片),極易導致電極性能下降。掌握以下幾點關鍵知識,可顯著提升pH電極的使用效果與壽命。
1.選擇專用發酵電極
普通pH電極難以承受發酵罐的滅菌條件。應選用高壓滅菌型pH電極,其外殼為耐高溫材料(如PEEK或玻璃),參比系統設計可耐受121℃、30分鐘以上的蒸汽滅菌。
2.正確安裝位置與角度
電極應安裝在發酵罐內液體湍流區(如靠近攪拌槳出口),避免靠近罐壁或液面。安裝角度建議為45°-60°斜向下,防止氣泡附著在敏感膜上影響測量。
3.滅菌前后的操作規范
滅菌前,確認電極已正確安裝,電纜接口密封良好。滅菌后,待罐內溫度降至40℃以下再通電使用,防止熱沖擊損壞敏感膜。
4.定期校準至關重要
每次發酵批次開始前,必須在體外使用標準緩沖液進行校準。若發酵周期長(如7-14天),建議中途進行在線校準或驗證。

5.防止污染與堵塞
發酵液中的蛋白質、細胞碎片易堵塞參比液接界,導致電位漂移。選用開放式或大孔徑液接界設計的電極,可減少堵塞風險。必要時可加裝自動清洗裝置(如定時噴淋)。
6.合理存儲
批次結束后,電極應拆下清洗,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,浸泡在pH 4.01或電極專用儲存液中,嚴禁干放。
7.監測電極性能指標
關注電極的零點(pH 7時mV值)和斜率(每pH單位mV變化),正常斜率應在54-60 mV/pH(25℃)。若斜率低于50 mV/pH或響應時間超過2分鐘,表明電極老化,需更換。
8.避免機械損傷
安裝和清洗時避免碰撞攪拌槳或罐壁,防止玻璃膜破裂。
通過理解并實踐上述要點,可較大限度發揮發酵過程pH電極在發酵過程中的監測效能,確保數據真實可靠,為精準控制發酵工藝、提高產物收率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。